
目前,中山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110万辆,比全市小汽车还多出约24万辆。
2017年,中山市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达63宗,死亡11人,受伤50人。
中山市政协近日公布了今年的十大重点提案,由中山市政协常委、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聂洪文等人联名提交的《关于将电动自行车纳入我市城市管理的建议》名列其中。
【电动车有用,但事故不断】
聂洪文说,目前中山公交系统通勤效率不高、覆盖率不足,高峰期间易出现“节点堵、局部堵、突发堵”等问题,电动自行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愿望。但是,电动车上路不遵守交通信号、随意转弯、不按规定载物、违法载人、占用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较为突出。
今年,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交警部门开展集中整治查处行动。虽然整治行动连续开展且措施多样,但整治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超标电动车为何不能上路却能卖?】
目前交警部门管控范围主要集中在路面这个管理“末端”,生产、销售等“前端”环节的监管工作需各镇区、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建议实施牌证管理制度】
《建议》提出:
1、建议中山出台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将合标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范畴。
2、实施牌证管理制度,对合标电动自行车进行注册登记,取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非机动车有效牌照和通行许可证后方能上路行驶。
3、针对超标车辆,可制定相应退市计划,通过限期淘汰或以旧换新、召回改造、发放报废补贴等方式,鼓励市民主动置换、报废超标电动自行车。
4、注重改善非机动车出行条件,破解人与非机动车混行局面。目前城区建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不足20%,无路可行的路权矛盾突出,应科学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合理分配道路空间资源。
5、中山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发展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等多元化公交系统,完善“最后一公里”,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电动自行车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
《建议》将于近期转交相关部门办理。
来源:中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