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是永恒的,不要抗拒改变,因为市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绝对的老大诺基亚挂掉了,曾发誓永不进军终端市场的华为4月份手机销量全国第一。
如果你现在在做的,跟10年前甚至5年前做的没太多差别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很坚强很厉害,但也很可能离溃败不远了。
如果没有人懂得骑车,没有人想骑车,就不会有自行车产业。
玩车的人都买自行车了,而且越买越高端,然而国内的厂家跟得上吗?不玩车的人,不骑车的人,依然没有去买车。特别是,青少年骑行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
在欧洲,一个人一辈子会至少有5台车:学步车/滑步车、带辅轮的童车、青少年车/山地车、城市车、轮椅。
在中国绝大部分人,一辈子只会买一台车:山地车!
所谓僧多粥少!这块蛋糕还没做大,大家就来切蛋糕,恶性的竞争在所难免。餐饮消费的盈利能力,我们看翻台率。自行车消费呢?
老客户带新客户,跟老客户再来一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开发老客户的需求,有三个理由:
这就不再是去抢那块大家都抢的蛋糕了,你完全可以做另外一块蛋糕!
开发空白的或者尚未打开市场的品类,打造品类的消费文化,就完全等于打开了另一个市场,你就是这个品类的第一。
这就是做另外一块蛋糕的思维。正如还没洗衣液之前大家都只知道用洗衣粉,还没有苹果之前大家都只知道用诺基亚,都是一个道理。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自行车从哪里来?
设计师,工程师,老板?
错了,自行车从用户的需求中来!
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世界变平了,有很多巨大的平台。 但也有很多小众的需求被激发了。 城市车领域未来肯定会被引爆,各种出行需求所带来的自行车配件的搭配的需求也将会成为行业的增长点。
在整个消费流程里,“买车”是很小的一点点部分。
边界越来越模糊,商业模式也往着第三方付费或便宜的方向,让消费者不知不觉地给钱。 OEM的日子可能好过了,但自主品牌难受了!
苹果
专注于塑造品牌和吸引用户,好的品牌是具有垄断性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人才是核心!
革命不是产品的变化,而是人才的引入!
一个机构里面,薪资最高的应该是贡献最大的人。未来不再是资讯的竞争,而是运营资讯的竞争;未来不再是谁拥有这个企业,而是谁更爱这份事业。